5月4日,中国驻中非使馆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举办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使馆邀请驻中非中资机构、企业和项目的青年朋友们分享了他们扎根奋斗在两国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这些青年朋友们的发言真挚恳切,感人肺腑,激荡人心,响彻会场,激发共鸣,现谨整理(按现场发言顺序排列)如下,敬请浏览。
1.王韵颖(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组法语翻译,女,30岁):五四青年节是我国青年的节日。一百多年来,五四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追求理想、追求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写道,“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这些远离祖国,在中非共和国这片热土上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们,也时刻怀抱着理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奋斗不息。作为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的翻译,我有幸参与了这项由中国中非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的农业技术援外项目。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协助援外专家们开展了菌草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工作,累计组织了30余期菌草食药用菌栽培、菌草养畜和旱稻种植方面的技术培训,向千余名学员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脱贫智慧和经验,并为广大中非农户持续提供实地走访的生产建议和技术指导,目前已推广菌菇栽培农户800余名。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新冠突袭、本地传染疾病和疟疾重击以及伤寒病毒侵扰的反复严峻凶险考验。下乡进行技术推广时,我也时常面临着人身安全风险。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无论是农户们经过技术指导后亲手收获菌菇的喜悦,还是留守妇女和待业青年们通过种植菌菇走出贫困,实现自给自足,都让我切实感受到了青年奋斗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中非的青年朋友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中非兄弟姐妹们的勤奋、坚韧和对未来的渴望,让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翻译,我时刻感受着责任重大。每一次进行对外沟通交流、每一次为学员传递技术知识,我都有一种神圣的感觉,觉得这些都是我责无旁贷的使命。我深信,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无论身在何处、足履何地、直面何境,都是时代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我们应当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积极推动中国中非友谊与合作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繁荣的世界作出自己的青春贡献。
2.彭尹亮(中铁十一局集团中非分公司工程部部员,男,24岁):我要向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挺膺担当,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为我们这一代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参与的中非工程项目中,我们面临了诸多挑战。刚开始,由于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不熟悉,我们遇到了很多预料之外的问题。但是,正是这些挑战锻炼了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我们不断学习、尝试、创新,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完成了项目的建设。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了青年在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