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中非大使李钦峰在当地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署名文章。《中非晨报》、《民主报》、中非潜力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全文如下: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本届进博会致信指出,要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与进博会的热情也比往年高涨。这其中就包括中非共和国。在中方大力支持下,中非政府代表首次带来了蜂蜜、咖啡、草药以及木材等展品,引来很多参访者纷纷驻足。
上述场景仅是中方同包括中非共和国在内的非洲各国兄弟一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瞬间。10年来,类似这样的场景和瞬间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各方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强劲信心。
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年来,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这一理念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给世界带来的是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的是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
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过去10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在共建“一带一路”伟大征程中,中国和非洲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23》显示,中国连续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2年,中国在非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超过7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78.4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70亿美元。
在中非共和国,从友谊医院到宾博医院,从博阿利水电站到班吉光伏发电站,从中国医疗队到菌草技术组,从班吉大学孔子学院到每年几十个赴华培训班,以及在中非各行各业努力工作的中资企业和员工,让中非兄弟姐妹真正共享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亲身领略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
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这样的伟大新征程,将为世界带来什么?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地缘冲突加剧,经济复苏乏力,冷战思维回潮。在一个并不太平的世界里,各国怎样走好团结协作、繁荣发展之路?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方金融机构将设立新的人民币融资窗口,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方还将以项目合作促进当地就业,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
习近平主席一系列重要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上述以及中方新近宣布的其他各项重大举措的落实,必将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更大动能,拓展更广空间。
前不久,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六届高官会在北京举行,讨论了明年中非合作论坛的初步设想。作为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行者,中非双方将携手努力,对接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非盟2063年议程,用好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迈上新台阶,为近30亿中国和非洲人民带来共同发展和繁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方真诚希望并相信中非共和国的兄弟姐妹们一定会更积极参与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来,参与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事业中来,参与到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伟大建设中来,通过在贸易、农业、基建、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一系列务实合作,开创共同迈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